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手游资讯 > 三河大战,陈玉成全歼湘军6000人,为何一个月后就惨败二郎河?

三河大战,陈玉成全歼湘军6000人,为何一个月后就惨败二郎河?

三河大战,陈玉成全歼湘军6000人,为何一个月后就惨败二郎河?

一,三河大战,陈玉成全歼湘军6000人,为何一个月后就惨败二郎河?

三河镇大捷后,太平军迅速发起追击,试图扩大战果,重新获得上线战事的主动权。

可惜,太平军在组织上出现失误,兵败二郎河,反攻的势头遭遏制,战局重回僵持。

绝佳的战机

三河镇大捷后,陈玉成、李秀成获得了扭转上游战局的绝佳机会。

此时,安徽战场的清军被切成了两坨。

陈玉成的正面,都兴阿、鲍超退守二郎河,勉强支撑。此时,清军虽已收集散众55营,但除了都兴阿、鲍超外,多是乌合之众!

北面,胜保被捻军牵制,自顾不暇。

捻军不断骚扰、攻击胜保补给线,使胜保无法抽身西进,陈玉成西进无后顾之忧。

因此,陈玉成此时西进既无后顾之忧,正面也有绝对兵力优势,形势一片大好!

分歧

鲍超、多隆阿退守宿松、二郎河后,挫败了太平军的直接追击,暂时稳住了局面。

此时,太平军依然战局绝对优势。因此,陈玉成到太湖找到李秀成,商议继续西进事宜。

不过,此时的李秀成主张固守阵线,不再追击。他认为:陈玉成之前的追击挫败,是因为“其军乘胜,不知自忌”!

最后,在陈玉成的百般劝说下,李秀成答应分兵二郎河,助战!

对分歧的看法

坦白地说,这是最失败的决策!

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军之所以能在陈玉成、李秀成的指挥下稳住局面,是因为他们之间密切的合作。

由于太平军的统一协作,使他们总是能集中兵力,不论是二破江北大营,还是三河大捷,都是他们密切合作的结果!

此时的分歧,说明他们之间出现了裂痕。

1、各自对利益的考量,影响了密切协作的局面。

此时,太平军在局部战场优势明显,但在全局战场仍出劣势!

如果依李秀成的看法,等湖北、江西的湘军抵达前线,太平军将再次陷入被动!

因此,个人认为:李秀成或许出于私心,不愿长期在上游战场打下去,才是其此时主张转取守势的主要原因。

2、双方对分歧的解决看似效率高,实际上却貌合神离!

要不打,就都不打;要打,就大家一起尽力打!

此时,双方看似迅速达成了一致。但却为会战失败埋下了阴影!

在此前的连番大战中,陈玉成都是主力兵团,连续作战,李秀成一直未经苦战!

此时,李秀成兵团本应出大力!

可惜,李秀成兵团只是分兵来助战,而且,在随后的战事中,作用也不大!

清军的算盘:尖刀用在刀刃上!

与此同时,清军却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此时,从黄梅等地的湘军部署了纵深防御体系。

因此,多隆阿、鲍超此时已出于进退有据的地步,可以从容作战!

另一方面,多隆阿、鲍超针对他们部队的特点,做出了基本的作战计划。

1、把有限的精兵,用于决定性的袭击!

多隆阿手中有一支精锐骑兵,他们作战能力很强,此前,太平军吃过他们的亏!

多隆阿采取弹性防御,令部队节节抵抗,并将骑兵埋伏,决心趁机伏击追击中的太平军,一举逆转!

2、防守反击!

鲍超与在部分骑兵的配合下,迂回太平军之后,直接攻击陈玉成营垒!

这个部署,很得兵要!

他将自己有限的精锐避免繁琐的堑壕作战,而是用于致命突击!

尖刀用在刀刃上!

决战!

作战进程,基本就是按照清军的设想进行的!

1、陈玉成进攻,遭到骑兵袭击,受挫。

陈玉成令孙魁新为前锋,猛攻清军。清军节节败退!

但是,追到清军预设阵地时,清军骑兵伏兵四起,大破太平军!

幸得陈玉成亲自上阵,“怒发冲冠,自带中队出队,进兵颇有道理”,稳住了形势,继续保持压制!

看来,陈玉成就是陈玉成,确实猛攻无比!

2、清军抄袭陈玉成大营成功。

眼看陈玉成就要击破多隆阿,此时,清军迂回部队抵达战场!

他们猛攻太平军营垒,纵火焚营!

前线的太平军士气受到影响,难以再战,被迫后撤!

李秀成的部队呢?

他们的6座营垒没有被攻破,但是,他们也没有出来作战,而是“冲阵而出”,走了!

二郎河之战,败了!

此战后,三河镇大捷后太平军的追击之势被破坏,双方再次回到了僵局!

我认为,太平军此次失败,开始于李秀成、陈玉成之间的裂痕。

如果他们能保持早先的互信、协作水平,以他们的战力、智力,均足以取胜!

但是,他们仅仅只是“勉强”打成合作,在实际作战时,并没有根据总体的部队特点进行统一配置,以至于打到最后,还是只有陈玉成的部队在打!而李秀成军几乎没有发挥作用!

当时,陈玉成的进攻部队已重新取得优势,李秀成如果能组织军队击败迂回清军,战局将完全不同!

打就打,不打就不打!

坚决、团结,才能胜利!

祝君胜利!

背景:陈玉成、李秀成联军在1858年先是打破了清军围困天京的江北大营,随后在庐州附近的三个镇全歼湘军悍将李续宾部,就是有名的“三河大捷”,取得了巨大胜利。这次战役几乎在每本书中都大书特书,可如此巨大胜利之后呢?

陈玉成和李秀成乘胜进军,收复了此前被李续宾攻占的舒城和桐城,使得围攻安庆的清军担心腹背受敌,结果不战而退。

好多史说陈李未追击,其不然,三河大捷后,陈玉成和李秀成两军继续并肩追击,一直追到了安徽和湖北的交界处,在二郎河与从安庆撤围的湘军鲍超和多隆阿部相遇。

这一路追击,基本没遇到像样的对手,都是轻松取胜。现在,眼前是湘军的,王牌主力,这仗打还是不打呢?一直合作得十分愉快的陈玉成和李秀成产生了严重分歧。

陈玉成连战皆胜,不觉心生骄傲,觉得湘军没什么大不了的,李续宾都能全歼,别人更不在话下啊。于是就想再接再厉,扩大战果。李秀成认为太平军已经征战数月,人困马乏,已经到了强弩之末,不想再打了。

陈玉成不甘心,又觉得自己单独对阵没有把握,于是“屡屡多言计垦”地游说李秀成,要他跟自己打这一仗。李秀成和陈玉成少年相识,关系甚好,经常联合作战,李秀成虽然百般不想打,但却不过情面,于是点头同意。

鲍超和多隆阿以逸待劳,对太平军的进攻表现得极其顽强。连续多次攻打不下,陈玉成急了,他“怒发冲冠,自带中队出队”。此时陈玉成已经被封为前军主将,是太平军最高军事统帅,这个级别已经不应该亲临战场了,但求胜心切的陈玉成还是不顾一切,倾尽全力而出。陈玉成登高观战,他的黄罗伞盖十分醒目,一看就是高级指挥官。鲍超发现后,立刻调集重兵火力向陈玉成射击。此情此景,眼看就要重演1852年太平军进攻长沙时的一幕。那场战役主帅西王萧朝贵也是亲临战场,他的黄罗伞盖被清军发现,结果被一炮打成重伤,随即牺牲。陈玉成勇气可嘉,可真是太危险了。不过万幸,陈玉成比萧朝贵命大,他身边人纷纷中弹,却始终没能打到他本人。然而面对湘军的猛烈攻势,连日征战的太平军还是顶不住了,损失了数千人,只能后退,据守太湖、潜山两城,与湘军相持。

这才有二郎惨败。

大概是二郎河之战因为太平军战败,所以以太平军为正面叙述的史书大概觉得,又不是什么影响太大的战役,所以就忽略不说了。其实这场战役同样对太平天国有着深刻而重大的影响,二郎河之后,鲍超、多隆阿成了陈玉成的魔咒,以后的太湖、潜山之战和安庆解围战,陈玉成与之对阵,鲜有胜利

生活是由一个个微不足道的细节组成,历史亦然。没有哪一场胜利和失败是无缘无故的,都有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陈玉成后来对阵湘军无比吃力,也许就是从二郎河战役肇始的,这实在是不容忽视的一场战役。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宝宝游戏提供的三河大战,陈玉成全歼湘军6000人,为何一个月后就惨败二郎河?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