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合之众》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乌合之众这本书讲了什么)
一,《乌合之众》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这本书我在5年前就读过一遍,那时的感觉是:这本书好有道理,但好像对我用处不大。
再加上这本书讲述纯学术理论,用的案例有很少,读起来整体感觉枯燥晦涩。读完也记不住里面的很多道理。
但是我最近研究‘一亿玉碎’问题时,对日本国民这种集体性自杀式做法有了疑惑。在我研读日本的相关资料时,隐约能感觉到群众心理的变化在其中起着历史决定作用。
这时我想起之前看过的《乌合之众》,等我把这本书再次捡起的时候,一切都豁然开朗。
当我带着问题带着目的再去看这本书的时候,书也没有那么枯燥了,书中的理论和案例也就鲜活起来。
本着对读者负责的态度,我用三天时间读了两遍,加上五年前的一遍。这本书我读了三遍才敢写一下简略的书评。
二:本书概况
我读的是中央编译出版社的版本,这本书的整体概况是这样的: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作者:古斯塔夫.勒庞
译者:冯克利
字数:15万字
定价:26元
趣味性:☆
阅读难度:☆☆☆☆☆
理解难度:☆☆☆☆
内容价值:☆☆☆☆☆
书籍影响力:☆☆☆☆☆
解释:
1:趣味性,一颗星。
因为本文是学术著作,作者并没有想从趣味性上吸引读者。所以本书的趣味性并不是很高。
2:阅读难度,五颗星。
本书的阅读难度确实很高。如果你没有做好准备的好,往往不能很好的读完这本书,很多人看这本书时会打瞌睡。这也是很多人买了这本书之后就在书架上吃灰的原因。
3:理解难度,四颗星。
社会学,大众心理学这些学说本就不是通俗文学,读者对这一类文化接触比较少,理解起来自然就有难度。另外一点就是这本书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距今历史已经很遥远了。如果没有对法国大革命历史背景有所了解的话,理解起来还是很费力的。
4:内容价值,五颗星。
这本书的难度这么高,为什么又要推荐这本书?实在是因为这本书内涵价值太高了。理解了这本书,就能够理解人类历史上很多不可思议的事情。
比如说,为什么喊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陈胜吴广能够迅速席卷全国?为什么要打出“苍天已死,黄天当立。”的黄巾军能够迅速扩军百万?为什么叫嚣“一亿玉碎”的日本法西斯能够让全国人民甘心为他们陪葬?为什么我们在前些年反日游行时会打砸日系车打砸日系车主?......
如果你对这些群体性行为感到疑惑,在你读完这本书后都会迎刃而解。
5:书籍影响力,五颗星。
如果说,达尔文的《进化论》解决了从猴子到人类的生物学问题。进化论在近几百年不断的发展,导致人类在自然科学生物科学等领域发展到比较精密的地步。
那么,勒庞的《乌合之众》就是解决的从智人到现代人类的心理问题。《乌合之众》的诞生宣告了群体心理学这一学科的诞生。从1895年到现在一百多年的发展,群体心里学经过历代科学家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开始影响人类自身了。
三:作者概况
古斯塔夫.勒庞,生于1841年,死于1931年。
勒庞是医学博士出身,所以他的书中能看到自然科学的严谨性。医学是他们那个年代中在科学领域中进步最快的一门科学,所以勒庞也从生理解剖学,人类进化学中受益良多。
当时的法国处于千百年来前所未有的大变局之中,各方势力,你方唱罢我登场。
所以,勒庞亲眼目睹了各种各样的群体活动,他甚至也参与其中,随着当时的热布朗将军的命运而起伏。
我们有句老话叫:“国家不幸诗家幸”。
元末的施耐庵在方国珍手下当过幕僚,有了这种从军的经历,才使得他的《水浒传》写的栩栩如生,成为传世名作。
经历过的法国大革命的勒庞,身处局中,有了一般心理学家不可复制的背景,才能有这种千载难逢的思考机遇,才能写出其他人写不出的作品。
四:出版概况
1894年,勒庞写出《各民族进化的心理学规律》
1895年,勒庞写出《乌合之众:大众心理学研究》
1998年,《社会主义心理学》
1912年,《法国大革命和革命心理学》
1916年,《战争心理学》
正是勒庞写出了人类社会的实情,所以在法国3次遭禁,7次限级阅读。在解禁之后,仅仅到1921年便已经印到第29版了。
现在《乌合之众》已经被译成二十多种语言,畅销136个国家。
五:《乌合之众》全书概览
六:《乌合之众》在社会心理学中的地位
美国社会心理学泰斗奥尔波特在《社会心理学手册》中评价:“在社会心理学这个领域中,最有影响者,非勒庞的《乌合之众》莫属。”
弗洛伊德在《群众心理学与自我的分析》中说:“勒庞的《乌合之众》是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他极为精彩的描述了集体心态。”
未完待续。
如果你喜欢,请关注我,观看我的更多文章。
二,《乌合之众》简介
最近,刚好在看这本书。这本《乌合之众》是大名鼎鼎,现在又出来了一本《新乌合之众》。以前一直想看这本名著,但之前看感觉,文字比较拗口,不是很能看得懂,也许是翻译的原因。
但现在细细读来,还是挺有启发意义的。
“群体”这个概念是怎么定义的?
首先,作者勒庞明确指出,不是随便聚集在一起的一大帮子人就是群体。比如,在一个广场上经过或者闲逛的人群,人数是不少,但是它不是一个群体。只有当这群人有了同样的心理,才能够成群体。
群体未必一定是同一时间汇集在同一处的人,当某个心理一致性形成后,很多散布在社会各个角落里的、各式各样的人,尽管他们没有直接面对面凑在一起,尽管他们可能相互也不认识,但他们依旧可以成为一个群体,展现出群体特有的那些特征。
最典型的情况就是股民。股民是什么样的人都有,散布在全社会,绝大多数股民相互之间是不认识的,但是由于都在玩股票,具有同一的希望通过股票买卖发财的心理,所以他们就属于勒庞定义的一个群体。
“群体”具备哪些心理特征?
勒庞在这本书里,总结了“群体”的三个方面特征。
第一个,是关于群体的智力下降。群体的智力是低于个体平均智力水平的,并且可悲的是,群体的智力水平,基本上取决于这个群体中,智商最低的那个家伙。很多人一旦聚集起来之后,思维就会出现非理性、简单化、缺乏常识和逻辑等一些特征,甚至看起来非常像个傻瓜。
第二个,就是自信心爆棚,敢想敢干,横冲直撞。作为一个个的个体,对很多“胆大妄为”的事情,人们自己不过是想想而已,有时候可能连想都不敢去想。可是,当这些个体汇集成一个群体后,不但啥都敢想了,而且还啥都敢干了,甚至有点“无法无天”的感觉。
第三个特征,是情绪化、敏感化,急于采取行动。群体的产生和发展是靠情绪驱使,越激烈的情绪越可能成为主导力量。在越来越激烈的情绪推动下,群体倾向于尽快采取实际行动而不是只打嘴炮。
“群体”是如何形成和发展的?
“群体”的形成受“间接因素”和“直接因素”两种因素的影响。
所谓的“间接因素”就是一些观念、思想的长期渗透,在比较长的一个时期内,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想法。而“直接因素”,就是一些激发群体情绪的突发性事件,也就是我们平时经常说的“导火索”。导火索一旦点燃,就让散步在社会各个地方、方方面面的人们瞬间感受到了相同的情绪,产生了心理上的统一性,那么在群体领袖的带领下,群体就可以被迅速动员,最后发展到直接采取大规模行动。
群体的“领袖”具有哪些特征?
群体领袖分为两种。一种是短期的,可以带领群体去采取明确的行动。典型的例如率领球迷起哄、斗殴的那个带头大哥,挺身而出指挥抢险救灾的平民英雄,左右网上舆情变化的大V、网红,吸引百万粉丝如醉如痴的偶像明星等等。另一种是长期的群体领袖。这种人很稀有,但他们的影响却非常巨大,有的时候他们的影响力在他们已经离开这个世界后还在发挥作用。典型的例子就是拿破仑。
至于领袖对群体的动员方式,就是断言、重复和传染。断言就是简单干脆、生动明了,不需要什么证据或者推理理论,迎合群体人群的希望。重复就是不断重复,面对各种情况都要重复,重复,重复,重要的话一定要至少说三遍。传染就是领袖要依靠强烈的情绪去感染身边的追随者,再让这些追随者把这样的情绪传播出去,感染更多的人群。
可以说勒庞的这本书,引领的对“群体”研究的热潮,可以说,后来很多群体研究的结论都起源于这本书。当然,书中的很多观点有些偏颇,但只要对我们对有启发意义,也就是有价值的。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宝宝游戏提供的《乌合之众》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什么内容?(乌合之众这本书讲了什么)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