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猫和老鼠》创作如此成功?(为什么《猫和老鼠》创作如此成功的原因)
一,为什么《猫和老鼠》创作如此成功?
首先,《猫和老鼠》是一部搞笑为主的动画片,长久以来,喜剧都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其次,《猫和老鼠》这部动画片的背景是设置在家庭日常生活中,在引人发笑的同时又不会觉得刻意,给人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再者,故事中各种层出不穷的创意、各种夸张但不扭曲的演绎配合上扎实精良的制作以及贴切的音乐氛围,不仅在视觉上满足了观众的需求,同时也给予了观众听觉上的享受。最后,《猫和老鼠》具有很深的西方文化内涵,这种东西只有自己去看的时候才能体会。希望我的回答能让你满意。
二,猫和老鼠为何成为经典
猫和老鼠代表了大部分人的童年
其中搞笑风格很多 搞笑风趣幽默又是一个人童年必不可少的东西 所以它会如此成功
三,猫和老鼠为什么是神作
作为儿时的经典,《猫和老鼠》一直是大家童年美好的回忆。如今其初版已经相距接近80个年头,如果重新翻阅这部作品,你会发现其带来的快乐与感动并不亚于儿时懵懂时期观赏时的那种喜悦。
甚至现在,很多当了爸爸妈妈的家长们,都把《猫和老鼠》当作儿童启蒙作品,和孩子一同欣赏这部与他们一同成长的优秀作品。
那么《猫和老鼠》为何如此吸引人,汤姆和杰瑞的互相追逐打趣到底有意思在什么地方呢?
《猫和老鼠》的历代版本与历史
《猫和老鼠》最早开播于1940年,原名为《Tom and Jerry》。其标题原本是伦敦的俚语,意为吃喝玩乐的浪子。
《猫和老鼠》制作初期,其困难远比我们看到的要艰难。1957年,《猫和老鼠》的制作公司米高梅公司突然毫无征兆地解散了这部动画。
下图为1940版的《猫和老鼠》,那时候的汤姆比较“拟真”,身上还有毛发。杰瑞的变化倒是不大。
为了生存,编剧威廉汉娜、导演约瑟夫两人只好将作品卖给了当时还不算特别景气的电视台。
但也正因为如此,1960年《猫和老鼠》的老东家米高梅公司发现了《猫和老鼠》的商业潜力,重启了《猫和老鼠》,但作品并没有交给原来的创始人,而是外包给其他动画公司,让吉恩代彻做导演。
和威廉汉娜、约瑟夫时期轻松欢快的风格不同,吉恩代彻比较猎奇诡异,但是获得了大量好评。可惜好景不长,在制作了仅仅23集以后,米高梅又一次解除了与他们的合作。
到1963年,米高梅第二次启动了《猫和老鼠》,并找来了世界著名的动画师查克琼斯。这个时期的《猫和老鼠》以想象力为卖点,故事充满着独特的浪漫主义与童真色彩。
但很可惜的是,1969年米高梅放弃了公司的动画部门,《猫和老鼠》被迫再次停止。至此,老版《猫和老鼠》便被迫迎来了完结。
直到1980年,飞美逊工作室才重启了《猫和老鼠》。
至于现代版的《猫和老鼠》,其为2004年开始由华纳兄弟制作。虽然猫和老鼠的创始人威廉汉娜(2001年3月23日,90岁去世)与查克琼斯(2002年,89岁去世)已经逝去,但是《猫和老鼠》带给我们的欢乐,却一代代的传承了下来。
《猫和老鼠》的制作工艺
《猫和老鼠》的制作工艺并没有想象中那么简单。因为作品没有对白,因此内容的推进展开都必须借助背景音乐与肢体行为来表现。为了保真表情夸张之余又足够逼真,《猫和老鼠》动画师lrvSpence选择自己对着镜子一遍自己做表情一边画下来。
除开动作表情外,其音乐更是一绝。
《猫和老鼠》中光是出现过的古典乐就有50多首!不但如此,而且为了保证音乐足够融入动画之中,动画组还会自行修改乐谱。
最为经典的案例便是《猫的协奏曲》(1946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中的画面。在这画面中,汤姆可不是随便乱弹,而是与原曲的琴键完全对应。最可怕的是,因为汤姆只有四根手指,制作组竟然改成了四指弹琴,这份敬业精神属实难得。
而且在这其中,汤姆和杰瑞还必须完成一边弹钢琴一边打趣斗殴的场面,这就更进一步加大了作品的难度。据说为了这集,竟然组织了150人的团队共历时18个月才完成。大家可别忘,这一集的制作背景是在1946年,那时候制作一集动画每一帧都是手画的哦。
《猫和老鼠》的奖项荣耀
既然作品如此用心,其获得的奖项自然也不少。
1943第15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扬基都德鼠》
1944第1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老鼠的麻烦》
1945第17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静静地请求》
1946第18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猫的协奏曲》
1948第20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小孤儿》
1952第23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老鼠双剑客》
1953第24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动画短片:《约翰老鼠》
在当时,《猫和老鼠》几乎每2年就获得一次奥斯卡金像奖,这也的殊荣或许只有这神仙级的作品才能得到。
《猫和老鼠》的魅力
《猫和老鼠》之所以老少通吃延续至今,除开他作品质量上的优秀,自然也少不了其立意的独特。
本剧几乎全以默剧的形式进行,长达140集的内容对白却寥寥无几。这大幅度降低了观影难度,使得无论是成人还是3岁小孩都能轻易看懂。
其次便是本作对于幽默的理解。
《猫和老鼠》初期创始人就未想将其制作成一部纯粹给孩子看的低幼作品。如果有幸进行回顾,我们会发现制作组巧妙地将扎根于现实生活的辛酸苦辣融入到这部作品中。也正是因为如此,本作品内涵深刻的哲理与人生感悟,使得本片即便给成年人看也会有不同的体验。
最后便是作品的工匠精神。
正如我上文提到的案例,制作团队愿意花一年半去打造一部动画,并且扣细节做到极致。除此之外,限于时代原因,只能依靠手绘的《猫和老鼠》极少出现跳帧漏帧的情况,并且还在作品里穿插了大量的世界名曲,更显其独具匠心。
《猫和老鼠》在今天早已不是用“儿童动画片”以解释的简单动画了。在制作上,本片体现了动画制作早起所具有的工匠精神、精益求精的艺术之心,为现代的动画制作人垫下了结实的地基。
从立意上,作品中侧面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使得作品不再纯粹,更具生活寓意。
哪怕只是纯粹的欣赏,因为它陪伴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他的存在某方面而言便是自己人生的写照,是一个与孩子、父母一同成长的美好回忆。
四,猫和老鼠为什么这么成功
动画片《猫和老鼠》为什么直到今天依旧那么的受欢迎?能够成为如此经典,如此受欢迎的一部动漫绝不仅仅是一个巧合!我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动漫框架。这部动漫作用了拟人化的手法来写故事。把现实中的猫和老鼠赋予了人的个性,让他们模仿人的表情动作,这样很轻易的就能够获得观众们的喜爱。尤其是对于幼儿,只是一个站着笑的猫就能够让他们感到开心快乐。他往那里一站就是一个喜剧。
二、叙事手法。相对于现在的动漫来说,《猫和老鼠》还有那么一个区别就是他们描写故事的方式,他们不说话,所有的故事情节完全是看他们的动作和表情。夸张的表情是喜剧的重要组成之一,再配合上肢体的动作,能够很轻易的在我们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而声音的画面感却要相对弱一些。
三、以弱胜强。猫总是打不过老鼠。强者战胜弱者是理所当然,而弱者战胜强者的故事自古以来就好为人们津津乐道,或许对于大人们来说影响不大,却会被小孩们口口相传。
四、轻松搞笑的剧情。你听别人说话,讲故事,脑海中会不由得去联想,去想象,能够活跃自己的大脑,使人去动脑思考。这固然很好,可是你有没有想过,对于忙碌了一天,下班回到家,拖着疲惫的身体的大人们,他们已经思考了一天了,很累很累,此时的他们需要的绝不是再去思考。而《猫和老鼠》轻松的剧情,搞笑的动作,直接的画面都无疑能够使人放松下来。“或许,陪孩子看一会《猫和老鼠》也不错呢~”大人在脑海中默念着。
以上就是我个人认为动画片《猫和老鼠》为什么能成为经典的主要几个原因。
最后,谢谢大家的观看。




五,猫和老鼠为什么火遍全球
这部由美国米高梅公司从1940年首播的经典情景动漫,相信可以作为一代又一代全世界人们的经典童年记忆,过去近百年的《猫和老鼠》,相对于迪士尼的米老鼠系列,虽然差不多同时期产出,但是人物更少、性格明显突出,动漫周边和同系列的人物衍生很少,作为一部动漫,虽然《猫和老鼠》没有像迪士尼的米老鼠一样尽最大的可能挖掘自己的周边商业价值,但是它凭借作品本身的特色,依旧不妨碍成为影史经典之作。
其实《猫和老鼠》之所以相传百年,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它弱化了作品中的时代因素,作为一部主要定位于儿童的动漫,它不会像如今的美国动漫比如《南方公园》、《辛普森一家》、《瑞克与莫蒂》一样具有强烈的政治隐喻性,大篇幅的对白和时政人物的讽刺都可以在其中见到,但是《猫和老鼠》从未有过此类的倾向,它将动漫的情节设置为“情景式”,比如“今天主人不在,汤姆猫可以好好享受一下”、“杰瑞鼠今天有亲戚来了,汤姆猫又来捣乱了”等等诸如此类可以完全被幼儿接受的情节。 这部动漫最狠最绝的地方应该就是它全篇无对白,即使有,整集也不会超过十句,它通过大量的肢体动作和行为表情语言来表达情绪、通过背景音乐和音效的辅助来达到气氛烘托、使观众得以无障碍进入情境的效果,这种“默片”式表演方式完美地定位成全年龄向可以观看的动漫,包括上述所说的“情景式”不包含政治隐喻的“裸性”情节,动漫整体便非常适合在任何国家、任何年龄段内进行传播,这是《猫和老鼠》得以经典至今的根本原因。
总结:以上内容就是宝宝游戏提供的为什么《猫和老鼠》创作如此成功?(为什么《猫和老鼠》创作如此成功的原因)详细介绍,大家可以参考一下。